十年我国肺癌治疗跻身国际水平
2022-04-19 07:36:53 来源: 青岛肿瘤 咨询医生
十年 我国肺癌治疗跻身国际水平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一句经典的歌词,似乎也在形容着我国肺癌靶向治疗的十年之路。2005年,随着吉非替尼进入中国,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正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日前,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10年高端峰会召开,与会专家共同总结经验探讨下一个十年飞跃。
突破成绩源自全新的疾病认知
如何衡量对于一个癌症患者的治疗成绩,最重要的自然是让他们生存下去,并且有质量的生存下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 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CACA)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科学院(GAMS)、广东省人民医院(GGH)副院长吴一龙教授告诉我们,十年来,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增加了2.4倍,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五年生存率从8%增长到18%。相比于韩国地区19.3个月,日本地区27.2个月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数据,我国的肺癌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同步。与此同时,由于靶向治疗是在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靶点,使 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正常细胞组织,患者在获得良好治 果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回顾过去十年,肺癌患者之所以得到了更长的生存获益,源于人类在分子水平上对肺癌这类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吴一龙教授表示:我们知道了有部分肺癌是由于某种基因的突变而产生,最常见的叫做表皮生长因子,因此这部分突变引起的肺癌就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例如吉非替尼)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俗称靶向治疗。我们的进步就是找到了这个靶点,我们找到了一个药,甚至一类药能够非常精准地抑制这个突变的基因,然后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扩散,患者才能得到更长的生存。
加强基因检测飞跃下一个十年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肺癌作为癌症中的一大杀手,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肺癌死亡率与30年前相比上升了465%。我国肺癌诊疗工作的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科普专 员会主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组长、专 员会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未来肺癌防治主要的六要素为:加强控烟与肺癌防治、重视肺癌早诊早治、推进临床规范化诊疗和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治疗和精确治疗、进一步加强卫生经济学研究、加速新药研发与转化。
十年来,肺癌基因检测逐渐普及,在国家卫计委临床病理质控中心(PQCC)和相关企业的推动下,2014年我国已有超过100家医院建立EGFR基因突变院内检测平台,为肺癌个体化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保障。通过对北上广等八个城市的调研发现,肺癌EGFR基因检测率为51%,从全国来看检测率只有27%,对比日本、韩国等超过80%的检测率相去甚远,由此可见,我国的EGFR基因检测亟待进一步加强。
(实习编辑:庄智伟)
TAG:
上一页:乳腺癌在每个阶段的治愈率介绍
下一页:乳腺癌基因也可遗传自父亲
相关阅读
- 2022-05-02Bruce学:20年的随访结果支持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 2022-04-21早期大小改变可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梯队治果
- 2022-04-19肺癌的饮食调理方法有哪些呢
- 2022-04-19肺癌的预防与治疗是什么
- 2022-04-19肺癌治疗中的T细胞相关免疫疗法
- 2022-04-19肺癌治疗中的7大难题你一定会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