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臉紅更易得肝癌防癌牢記四不吃
2022-04-19 09:05:10 来源: 青岛肿瘤 咨询医生
喝酒臉紅更易得肝癌?防癌牢記四不吃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生活方式、環境污染都與癌症發生息息相關。科學防癌要從養成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入手。
日常生活中盡量遠離煙酒,早睡早起,規律飲食,不吃霉變食物、隔夜菜,少吃腌制熏制油炸及含 鹽類的食品,少吃高脂肪高膽 食物,平時適當運動,心情保持舒暢。定期健康體檢也是預防癌症的關鍵。王在國建議,定期健康體檢也是預防癌症的關鍵。選擇一個正規醫院全身檢查,建立健康檔案,針對自己擔心的、有早期先兆、慢性病、癌症家屬史等情況,要定期追蹤式重點檢查。除B超、胸透等常規體檢手段外,可以加入腫瘤標志物檢查。
喝酒臉紅更容易好發肝癌嗎?
研究顯示,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要通過乙醛脫氧?2(ALDH2)來完成,人體內的乙醛脫氧?2,其功能就是將乙醛氧化為無致癌作用的乙酸,最終分解成對人體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但當乙醛脫氧?2正常基因發生變異之后,便可以使該?失去活性,從而引起飲酒后血中的乙醛濃度增高6倍多,長期酗酒,體內的乙醛就會蓄積,最終可能引起肝癌發生。結果發現,在?活性缺乏者中,每月飲酒量超過3千克,發生肝癌的危險是正常基因攜帶者且不飲酒者的3.51倍﹔隨著前者一生中飲酒總量的增加,他們患肝癌的危險性呈明顯上升趨勢。飲酒過多是引發肝癌的病因我們都知道,因而預防肝癌應當少飲酒。
專家告訴記者,研究已經發現,乙醛脫氧?2基因變異型攜帶者飲酒后往往會出現臉紅、惡心和心動過速等神經系統症狀,所以飲酒后倘若有上述症狀者,應該提高警惕,戒酒或盡可能減少酒精的攝取量,以預防肝癌的發生。
混著喝酒當心肝癌上身
近幾年流行的“紅酒、白酒、啤酒混喝”現象讓健康專家很是憂慮。因為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有大量研究表明,酒精與肝癌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飲混合酒的人,患肝癌的機率比飲溫和酒或不飲酒的人高出5倍。
這是因為,各種酒的酒精含量不同,一會兒喝啤酒,一會兒喝白酒、葡萄酒,身體對這樣的不斷變化難以適應。更重要的一點是,各種酒的組成成份不盡相同,例如,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與白酒混喝,會加速酒精在渾身的滲透作用,對肝臟、胃腸和腎臟等器官的刺激和危害就會更加強烈。
預防肝癌有這“四不吃”
1、不吃發霉食物
春季,食物極易發霉。而發霉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為致肝癌物質,致癌所需時間最短僅為24周,因此食物應妥為存放,一旦發霉就應立即丟棄,尤其是黃豆、花生、紅薯、甘蔗等,切不可再食用。此外,花生油同樣不宜久貯,如果發現產生哈喇味就不宜食用。否則不僅味道不好,更重要的是會導致癌症。
2、不吃或少吃腌菜
酸菜、咸菜、咸魚等腌菜爽口開胃,接下來天氣熱了,食欲不好,許多人更喜歡以腌菜下飯。但腌菜中含有較多量的亞硝胺,實驗証明與肝癌的發生有關,比较好不吃或少吃。而且切記,一定要腌透之后才能吃。
3、不飲或少飲酒
長期飲酒,酒精會將胃粘膜消化掉,胃的細胞一旦受傷,食物中的有毒物質就容易被胃吸收,從而容易引起酒精性肝炎,損害肝臟的解毒功能,甚至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此乃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如果用發霉的花生來下酒,誘發肝癌的可能性會更大。董博士建議,成年男性每人每天飲酒量不能超過2杯,女性不能超過1杯。
4、動、植物油變質后不宜食用
陳腐油類中均含有丙二醛這種化學成分,它能生成聚合物並與人體內的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發生反應,使蛋白質的結構變異,導致變異蛋白質的細胞失去正常功能並向初期癌細胞轉化。
(实习编辑:庄智伟)
TAG:
上一页:早期胃癌也会出现皮肤症状
下一页:重口味成大肠癌高发病因
相关阅读
- 2022-05-03SABCS2013:双膦酸盐辅助治疗可有所改善乳腺癌生存
- 2022-05-02化疗会加腺癌患者轻度本质缺陷
- 2022-04-27柳叶刀学:20年的随访结果支持以前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 2022-04-25乳腺癌临床研究治疗面临的 12 大问题
- 2022-04-19肝癌为什么生存时间短
- 2022-04-19肝癌为什么有家族遗传性